在学物理时,高中三年级的同学应该认真总结要点。智学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中三年级上册物理要点复习笔记》,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中三年级上册物理要点复习笔记 篇一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传导的方向性
热传递的过程是有方向性的,热量会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容易见到表述
①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②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①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这种机器被叫做第一类永动机,这种永动机是不可能制导致的,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②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没冷凝器,只有单一热源,并从这个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以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叫做第二类永动机。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它虽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2.高中三年级上册物理要点复习笔记 篇二
1.简谐振动F=-kx{F:回复力,k:比率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一直反向}
2.单摆周期T=2π1/2{l:摆长,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征: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预防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0℃:332m/s;20℃:344m/s;30℃:349m/s;
8.波发生明显衍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预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
10.多普勒效应:因为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致使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3.高中三年级上册物理要点复习笔记 篇三
气体的状况参量
温度: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两种温标的换算关系:T=K。
绝对零度为-273.15℃,它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接近不可以达到。
气体的体积:气体的体积不是气体分子自己体积的总和,而是指很多气体分子所能达到的整个空间的体积。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其体积等于容器的容积。
气体的压强:气体用途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重压。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器壁单位面积上遭到气体分子的总冲量。
①产生缘由:很多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碰撞器壁,形成对器壁各处均匀的持续的重压。
②决定原因:肯定气体的压强大小,微观上决定于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分子密度;宏观上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
对于肯定水平的理想气体,PV/T=恒量
4.高中三年级上册物理要点复习笔记 篇四
物体的内能
分子动能:做热运动的分子具备动能,在热现象的研究中,单个分子的动能是无研究意义的,要紧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分子势能:分子间具备由它们的相对地方决定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分子势能伴随物体的体积变化而变化。分子间有哪些用途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伴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分子间有哪些用途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伴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对实质气体来讲,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加;体积缩小,分子势能减小。
物体的内能:物体里所有些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有着本质有什么区别。物体具备内能的同时可以具备机械能,也可以不具备机械能。
5.高中三年级上册物理要点复习笔记 篇五
摩擦力
产生的条件:
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重压;
2、接触面不光滑;
3、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这三点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办法:
1、假设法:第一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个时候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相对运动趋势,也没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依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2、平衡法:依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依据各自的规律去剖析求解。
1、滑动摩擦力大小:借助公式f=μFN进行计算,其中FN是物体的正重压,未必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依据物体的运动状况,借助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2、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max之间变化,一般应依据物体的运动状况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