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是什么?

点击数:281 | 发布时间:2025-06-10 | 来源:www.hpplm.com

    2018考研交流群:438424323

    以下是中公考研记者收拾的2018年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是什么的有关内容,期望对大伙有帮助!

    1、资助标准

    1、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高于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高于每生每年6000元。

    2、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2000元,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3、地方所属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由各省财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确定。中央财政根据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的规范与普通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分担方法,承担地方所属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

    4、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打造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依据经济进步水平和物价变动状况,当令调整资助标准。

    2、预算下达

    1、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根据预算管理程序列入年度部门预算。

    2、每年9月30近日,财政部、教育部依据测算状况,根据肯定比率提前下达下一年度中央财政应承担的地方所属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预算。

    3、每年5月31近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依据各省所属高校符合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条件的在校学生人数,编制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名额和预算分配建议策略,报财政部、教育部审定。

    4、每年6月30近日,财政部、教育部确定各省所属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名额和预算分配策略,并对中央财政应承担资金进行据实结算。

    5、每年9月1近日,各省财政、教育部门按程序将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名额和预算下达至有关高校。

    3、发放、管理与监督

    1、高校应按月将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发放到符合条件的学生手中。

    2、直博生和招生简章中注明不授与中间学位的本硕博、硕博连读学生,依据当年所修课程的层次阶段确定身份参与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在选修硕士课程阶段根据硕士研究生身份发放国家助学金;进入选修博士研究生课程阶段根据博士研究生身份发放国家助学金。

    3、研究生在学制期限内,因为出国、疾病等缘由办理保留学籍或休学等手续的,中止对其发放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待其恢复学籍后再行发放。超越规定学制年限的延期毕业生不再享受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4、中央有关部门、各省高校主管部门、各高校需要严格实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本方法的规定,对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能截留、挤占、挪用,并自觉同意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一篇 考研知识

    2018年考研十三大学科门类专业代码

    2018年考研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有什么不同?

    研究生的类型有什么?

    什么是研究生入学考试?

    2018年考研一区二区是怎么样划分的?

    2018年考研需要什么考试报名条件?

    2018年考研考试报名条件有什么?

    怎么样获得有效的考研信息?

    2018年考研数学1、2、三有什么区别

    2018年考研英语1、英语二有什么区别

    第二篇 择校择专业

    2018考研全国各省市研招院校排名推荐

    2018考研区域划分及影响

    2018考研34所自主划线高校大全

    研究生毕业薪资高的10所综合性大学大全

    2018考研10个冷门高薪专业推荐

    第三篇 备考安排

    2018考研需要了解的20个时间节点

    2018推免生报名网址

    2018考研政治复习规划

    2018考研英语总体复习规划

    2018考研专业课复习应该如此开始

    2018年考研基础阶段备考策略---走进考研
    2018年考研基础阶段备考策略---择校择专业

    以上是中公考研记者考生收拾的2018年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是什么的有关内容,期望对大伙有帮助!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全年集训营、精品网课、2018乐学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个科目要素进行深入的指导剖析,还会依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剖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伙推出考研直播课堂,不出门就能边听课边学习,为大伙的考研梦想帮助!

    推荐阅读》》》

    考研报录比有哪些用途?

    全国各院校历年考研报录比(持续更新中)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